復星醫藥2022年業績穩健增長:創新產品收入佔比再創新高,全球商業化能力持續提升
業績亮點:
·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439.52億元,同比增長12.66%;歸母扣非淨利潤38.73億元,同比增長18.17%;
·包括漢利康、漢曲優、復必泰、捷倍安、蘇可欣、漢斯狀等在內的新品和次新品收入在製藥業務收入中佔比超30%,收入結構持續優化;
·中國大陸以外地區和其他國家收入139.38億元,佔營業收入比重達31.71%,全球運營能力進一步提升。
(2023年3月27日,中國上海)2023年3月27日,植根中國、創新驅動的全球化醫藥健康產業集團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復星醫藥」或「本集團」,股票代碼:600196.sh;02196.hk)公佈2022年度(「報告期」)經營業績。
報告期內,得益於新品及次新品的收入增長貢獻以及營銷費用的有效控制,復星醫藥業績保持穩健增長。2022年,復星醫藥實現營業收入439.52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2.66%;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38.73億元,同比增長18.17%;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42.18億元,同比增長7.1%。公司創新轉型成效顯著,國際化運營能力持續凸顯,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
研發投入持續加大 創新轉型成效顯著
復星醫藥以患者為中心、臨床需求為導向,創新研發為核心驅動因素,通過自主研發、合作開發、許可引進、深度孵化的方式,持續豐富創新產品管線,提升fic(first-in-class,即同類首創)與bic(best-in-class,即同類最佳)新藥的研究與臨床開發能力,加快創新技術和產品的研發和轉化落地。
聚焦腫瘤(實體瘤、血液瘤)、免疫、中樞神經、慢病(肝病/代謝/腎病)等核心治療領域,復星醫藥持續加大創新研發,全年研發投入共計58.85億元,同比增長18.22%;其中,研發費用為43.02億元,同比增加4.65億元,增長12.12%。製藥業務研發投入50.97億元,同比增長13.62%,製藥業務研發投入佔製藥業務收入的16.54%;其中,研發費用為35.52億元,佔製藥業務收入的11.53%。
報告期內,復星醫藥共有6個自研創新藥(適應症)、4個許可引進創新藥(適應症)、27個仿製藥(適應症)於中國境內/中國香港/美國獲批上市;7個創新藥(適應症)、30個仿製藥(適應症)於中國境內申報上市(nda);22個創新藥(適應症)於中國境內獲批開展臨床試驗(ind)。
2022年,復星醫藥多個創新產品及適應症獲批上市,惠及更多全球患者。其中,復星醫藥自主研發的首款生物創新藥漢斯狀®(斯魯利單抗注射液)於中國境內先後獲批三項適應症,即微衛星高度不穩定(msi-h)實體瘤、鱗狀非小細胞肺癌(sqnsclc)、廣泛期小細胞肺癌(es-sclc);小細胞肺癌(sclc)適應症獲美國fda和歐盟委員會(ec)孤兒藥資格認定。漢利康®(利妥昔單抗注射液)創新適應症類風濕關節炎(ra)獲批上市,並進入2022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
復必泰bnt162b2及復必泰二價mrna疫苗均已於中國香港獲正式註冊、於中國澳門獲批常規進口疫苗,相關兒童劑型及幼兒劑型也已分別獲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緊急使用認可(eua)用於當地政府接種計劃;復星醫藥與真實生物聯合開發的阿茲夫定片於2022年7月獲國家藥監局應急附條件批准用於治療普通型新冠肺炎成年患者,並被正式納入2022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截至目前,阿茲夫定片已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完成醫保掛網,並已覆蓋全國各地近5萬家醫療機構。
復星醫藥與柯菲平聯合開發並由本集團獨家商業化的我國自主研發的首款鉀離子競爭性酸阻滯劑(p-cab)鹽酸凱普拉生片(商品名:倍穩®)於2023年2月獲批於中國境內上市,用於十二指腸潰瘍(du)和反流性食管炎(re)的治療;復星醫藥自主研發並向cipla許可的漢曲優®(注射用曲妥珠單抗)已獲批於澳大利亞上市,獲批適應症已覆蓋原研藥在當地所有已獲批適應症。
復星醫藥細胞治療平台復星凱特的奕凱達®(阿基崙賽注射液)作為國內首個獲批上市的car-t細胞治療產品,藥物可及性進一步提升。截至2022年末,奕凱達®已被納入70個省市的城市惠民保和超過60項商業保險,備案的治療中心超過130家。截至2023年1月末,奕凱達®已治療近300位複發或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

截至報告期末,新品和次新品收入在製藥業務中收入佔比超30%,主要得益於新上市產品漢斯狀®、捷倍安®的收入貢獻以及次新品漢曲優®、蘇可欣®增長貢獻,推動業績持續穩健增長。
堅定國際化戰略推進 持續提升全球運營能力
復星醫藥依托多年的產業經驗積澱、高強度創新研發投入和全球渠道網絡建設,已具備行業領先的全球雙向許可能力,助力實現自研產品和合作創新產品的價值最大化。報告期內,復星醫藥在中國大陸以外地區和其他國家收入139.38億元,佔營業收入比重達31.71%。
2022年,復星醫藥與安進控股子公司就歐泰樂®(阿普米司特片)和parsabiv(依特卡肽)2款創新藥物在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台地區)的獨家商業化授權許可達成合作,進一步豐富復星醫藥在非腫瘤領域的創新產品佈局;控股子公司复宏漢霖先後與getz pharma、eurofarma、abbott、organon等全球領先企業達成多款產品許可協議,借助國際領先的合作夥伴覆蓋增量市場。此外,控股子公司gland pharma擬出資不超過2.1億歐元收購歐洲cdmo公司cenexi,戰略佈局歐洲市場cdmo業務,構建歐洲本土化製造能力。
復星醫藥以美國為海外市場突破口,積極推進仿製藥與漢斯狀®(斯魯利單抗注射液)的上市,持續提升美國市場商業化能力;同時,tridem pharma和gland pharma已分別在非洲、印度建立自營銷售隊伍,未來將進一步加大產品在其他新興市場的推廣與銷售。
持續創新普惠大眾 積極踐行社會責任
創新是復星醫藥可持續發展最重要的責任。多年來,復星醫藥堅持創新,多個創新成果不斷落地,並有多款創新藥物及新適應症被納入最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進一步提升了創新藥物的可及性、可負擔性,惠及更多中國患者。
同時,復星醫藥還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大力推動發展中國家以及欠發達地區的基礎醫療衛生體系建設,助力解決藥物可及性問題。2022年,復星醫藥控股子公司獲得mpp許可生產並能夠向全球約定區域的中低收入國家供應兩款高質量、可負擔的新冠口服藥;截至2022年底,復星醫藥自主研發的抗瘧創新藥artesun®(注射用青蒿琥酯)救治了全球超5,600萬重症瘧疾患者。
憑藉在esg管理、社會責任等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卓越表現,復星醫藥屢獲殊榮。2022年,在國際權威指數機構明晟(msci)公佈的esg評級中,復星醫藥評級上調至a。復星醫藥連續15年發佈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向利益相關方展現公司在社會責任領域的實踐和成果,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評級專家委員會評級小組專家認為復星醫藥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是一份卓越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並授予五星級評價。
展望未來,復星醫藥董事長吳以芳表示,復星醫藥將堅持以促進人類健康為使命,在「4in」(創新innovation、國際化internationalization、智能化intelligentization、整合integration)戰略的指導下,秉承「持續創新、樂享健康」的經營理念,以廣闊的中國醫藥市場、歐美主流市場及部分新興市場的快速增長為動力,堅持「創新轉型、整合運營、穩健增長」的發展戰略以及為股東創造價值的信念,不斷加強自主研發與外部合作,豐富產品管線,強化全球化佈局,提昇運營效率。在追求公司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為助力建設健康中國和增進世界人民健康福祉做出更大貢獻。
***
關於復星醫藥
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復星醫藥」,股票代碼:600196.sh,02196.hk)成立於1994年,是一家植根中國、創新驅動的全球化醫藥健康產業集團,直接運營的業務包括製藥、醫療器械與醫學診斷、醫療健康服務,並通過參股國藥控股覆蓋到醫藥商業領域。
復星醫藥以患者為中心、臨床需求為導向,通過自主研發、合作開發、許可引進、深度孵化的方式,持續豐富創新產品管線,提升fic(first-in-class,即同類首創)與bic(best-in-class,即同類最佳)新藥的研究與臨床開發能力,加快創新技術和產品的研發和轉化落地。
在「4in」(創新innovation、國際化internationalization、智能化intelligentization、整合integration)的戰略指導下,復星醫藥秉承「創新轉型、整合運營、穩健增長」的發展模式以及為股東創造價值的信念,不斷加強自主研發與外部合作,豐富產品管線,強化全球化佈局,提昇運營效率,同時,積極推進醫療健康產業線上線下佈局,致力於成為全球醫療健康市場的一流企業。
了解公司更多資訊可登錄官網:www.fosunpharma.com。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包含前瞻性聲明。除本新聞稿所載的歷史事實陳述外,所有包括但不限於本公司商業戰略的討論,關於未來運營、利潤率、盈利能力、流動性和資本資源、本公司行業未來發展和主要市場總體經濟未來發展的預期的討論,以及任何在此之前、之後或包括諸如「期望」、「尋求」、「相信」、「計劃」、「打算」、「估計」、「項目」、「預期」、「可能」及「將要」等與公司或其管理層有關的類似詞語或陳述,均旨在確定前瞻性陳述。這些陳述受某些已知和未知的風險、不確定性和假設的影響可能導致公司的實際結果、業績或成就與這些前瞻性聲明所表達或暗示的任何未來結果、業績或成就存在重大差異。因此,您不應過分依賴任何前瞻性的資料。根據適用的法律、規則和條例的要求,無論是由於新的信息、未來事件或發展或其他原因,本公司沒有也不承擔任何更新或以其他方式修改本新聞稿中的前瞻性聲明的義務。在本新聞稿中,有關公司意向的聲明或參考文獻自本新聞稿發佈之日起生效。任何此類意圖都可能隨著未來的發展而改變。本新聞稿所載的所有前瞻性聲明均參照上述告誡性聲明加以限定。